经济导报记者 韩祖亦
济南燕山社区农贸市场的摊位上,均张贴或悬挂着付款码 韩祖亦摄
“我要给你转账了,把账号告诉我,千万别弄错了。”“你的开户行是哪,不确定的话得打银行客服电话查询”……
这样的对话,是否常出现在你的资金转账过程中?但如今,只要知道对方的手机号码,资金便能实现往来流通,你尝试过吗?
日前,微信支付上线新功能,无需加好友,只用输入手机号码,即可向某一微信绑定的手机号码用户转账。同时,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,这项功能目前在支付宝以及多家银行App均已开通。具体如何操作?是否有风险点存在?经济导报记者帮你“探探路”。
验证姓名以校验收款方身份
“通过此次推出的这项功能,用户可开启‘允许他人通过手机号向我转账’开关,对方无需加你为好友,输入你的微信绑定手机号,即可转账至你的微信零钱。”28日晚间,腾讯公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。
据经济导报记者亲测,目前,手机号转账业务入口较深,打开微信界面后,依次点击“我”-“支付”-“右上角…”,开启“允许通过手机号向我转账”。开启此功能后,他人便可进入“收付款-向银行卡或手机号转账”,向你的微信绑定手机号转账,收款将存入零钱。若需向他人手机号转账,对方则需先开通“允许通过手机号向我转账”,才能进入转账界面。
那么,是否会出现因输错手机号码,或手机号码户主已变更,从而导致资金损失的情况呢?
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,当进入转账界面时,在“转账金额”输入栏的上方,会出现收款方的手机号码及姓名信息,并可点击“验证姓名”选项,以补全收 “同时,当微信支付智能风控系统监测到交易存在风险时,会提醒用户再次确认收款方身份信息,或验证对方的实名信息。”上述腾讯公关部门工作人员对经济导报记者介绍,当用户更换微信绑定手机号,或原微信绑定的手机号码被他人微信绑定,“允许他人通过手机号向我转账”功能会自动关闭,“不用担心转错账,下次收款时再手动开启就能继续使用。”
能否带来切实便利?
那么,微信新上线的这一功能,将会为哪部分公众带来切实便利呢?
29日,经济导报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市浆水泉路的一家中小型超市。袁道刚作为“老板”,日常主要工作是进货、理货,妻子则始终站在收银台旁,负责收银、记账。
“现在真是无现金时代了,哪怕年纪大的顾客,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。”袁道刚的妻子对经济导报记者说。
对于微信“手机号码转账”这项功能,袁道刚已有耳闻,但目前他还没有将此功能在收银环节使用的打算。
“目前我们的收银系统,是使用超市的扫码枪,去扫描顾客的付款码,而非顾客去扫描超市的收款码,这样能避免漏单、逃单的现象。”袁道刚表示。
不过,在进货付款环节,袁道刚已有了“尝鲜”的打算。“我们超市的货品种类很多很杂,进货付款经常要转账。如果不用加好友,不用输入一长串银行卡号和开户行,知道手机号码就能转账,那的确能方便不少,我下次进货时准备试试。”
但在进行大额转账时,袁道刚表示其还是会选择银行转账。“银行的安全性我还是更信任,而且转账记录更权威。”
随后,经济导报记者又来到移动支付最为集中的使用地之一——菜市场。
在位于济南历下区燕子山小区旁的燕山社区农贸市场,每个摊位都自行打印了支付宝、微信的收款或转账二维码,张贴或悬挂在摊位前。
多名摊主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,如今使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的占了每天营业量的大半,尤其是年轻群体,几乎全部使用移动支付。
“不用找零,还不用再想办法把零钱换成整钱,又方便又卫生。”在该菜市场经营肉类生意的摊主张强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。
对于“手机号码转账”,张强还未听闻,但在经济导报记者进行简单介绍后,张强表现出了不小兴趣。“我的微信每天都会进账不少,若提现,超过一定额度还要收手续费。所以在支付货款等支出时,我会倾向于使用个人账户中的钱。如果输入手机号码便能转账,那的确很方便。”
不过在收款环节,张强表示,目前还会采取张贴付款码的方式,由顾客扫码支付。“感觉要是张贴我的手机号,过于泄露隐私了。顾客操作起来,也不如扫码方便。”
支付宝与银行均已推出此业务
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,手机号码与资金往来“挂钩”,并非微信首创。
“从2012年6月起,支付宝即可支持用户之间用手机号转账。”29日,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,手机号码转账减少了用户需要手动记录银行账号的困扰,“同时也降低了陌生人间添加好友后再转账,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。”
至于在“无现金时代”,如何保障资金安全,支付宝上述负责人表示,支付涉及用户的资金安全,因此遵循官方的安全规范至关重要。“如安全控件、短信校验服务、数字证书等,均可保障用户的支付安全。此外,对于高风险的交易,支付宝会进行姓名校验甚至直接拦截,这将有效降低转错账以及诈骗事件的发生比例。”
值得关注的是,除了手机快捷支付的两大巨头支付宝、微信外,此前,央行清算总中心依托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(IBPS)推出了“手机号码支付”功能。各银行在该功能的支持下,已纷纷上线“手机号码支付”功能。
经济导报记者登录齐鲁银行App,进入转账页面后注意到,“手机号转账”与“账号转账”并列显示在最上端,只要开通手机号支付业务,便可完成转账操作。
“这项业务的优势,首先是便捷,仅需知道收款方的手机号码即可实现转账。其次,对方无须选择账户,资金便可自动汇入收款方设置的默认收款账户中。而且通过人民银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转账,可实时收款。在安全方面,更是严格贯彻落实账户实名制要求,规范手机号码绑定业务办理,从各方面加强内部控制,全面防范结算风险。”某国有银行济南分行营业部相关负责人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。
在其看来,过去的手机银行转账需填写收款人账号、开户行等信息,跨行还不能保证实时到账,影响了体验性。“但基于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,银行的支付体验越来越便捷、人性化,这也将促进银行线上业务的开展。”
如何抢占支付市场?
非现金支付市场到底有多大?
根据最新发布的《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》,截至2018年末,中国人均拥有7.22个银行账户;全国使用电子支付成年人比例超八成。其中,非现金支付业务量更是增长迅速。2018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2203亿笔,金额3768万亿元。非银行支付机构发生网络支付业务5306亿笔,金额208万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85%和45%。
当体量已足够大时,如何实现增长成为巨头们竞争的重点。
“银行推出这项功能,充分体现出用科技赋能小微,让金融更加普惠的思路,也无疑将增加用户使用银行渠道支付的频率,从而以更大的优势与微信、支付宝等竞争支付市场。”上述国有银行济南分行营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而在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看来,微信此时“加入”,也是为增强用户体验,提升微信支付交易量以及使用频率,抢占支付市场份额。
同时,经济导报记者从支付宝上述负责人处了解到,为进一步做精做细普惠金融,支付宝针对用户转账需求,开创性地上线了向多人转账、服务于租房人群的收交房租,服务于家人之间转账的预约转账。“希望通过这些工具让用户转账更加便捷,生活更美好。从整个支付宝层面来说,我们的刷脸支付,也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。”
推荐阅读:中华创投网
(正文已结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