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之窗 > 时尚 >耐克传奇:一家皮包公司是如何成长为伟大品牌的

耐克传奇:一家皮包公司是如何成长为伟大品牌的

2019-10-12 10:21:01 来源:互联网 阅读:0

耐克在各国家喻户晓,你可能不知道的是,它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服装品牌。根据英国知名评估机构 Brand Finance 今年年初公布的统计显示,耐克以324亿美元的品牌市值,超越LV、GUCCI、PRADA等奢饰品牌,位居全球服装公司之首。

一款运动品牌,为何有如此大的吸金能力?我们都知道,耐克是做运动鞋起家的,其利润最高的时候,一双100美元的鞋子,材料与人工成本仅5美元,由此可见,它的大部分成本都花在了广告与营销上。

说到这你肯定会说,耐克的心真够黑的,消费者付了那么多钱,居然都在帮它做宣传!这笔钱花得值不值,我们暂且不谈。我们更关注的问题是,为何耐克能有那么高的品牌溢价。

仅从产品的角度,像阿迪达斯、安德玛、彪马这些国际运动大牌,它们的产品力也不差,同样有尖端的技术与大批量的粉丝。既然如此,为何还有更多的消费者愿意为耐克买单呢?这正是我们感兴趣的东西。

耐克传奇:一家皮包公司是如何成长为伟大品牌的

1/6 日本鞋的代理商

耐克的创始人名叫菲尔·奈特,1938年出生。大学时代曾是一名长跑运动员,年轻的奈特沉默寡言,最大的梦想是做一次环球旅行。

耐克传奇:一家皮包公司是如何成长为伟大品牌的

菲尔·奈特

在斯坦福大学取得MBA学位之后,耐克和他的伙伴一起出发,踏上了环球之旅,他们从东南亚一路游到欧洲,见证了各种奇闻异事,而其中最令奈特感兴趣的国家,就是日本。

奈特迷恋东方的禅文化,家中有许多关于日本的藏书。在他的自传《鞋狗》中,奈特称自己曾经在日本的明治神宫旁打坐冥想。“我沐浴在神圣、高洁之中,试图将其全部吸收化为己用。”

不过,日本最最吸引奈特的东西,既不是富士山,也不是禅宗诗人的俳句,而是一个名叫“鬼冢虎”的运动鞋品牌。

耐克传奇:一家皮包公司是如何成长为伟大品牌的

鬼冢虎公司创建于1949年,它出品的球鞋与跑鞋性能出众,在业界小有名气,还在1960年打进了罗马奥运会。然而,鬼冢虎公司由于规模有限,始终难以打进欧美市场,他需要一位海外的销售代理商。菲尔·奈特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。

面对奈特的突然拜访,鬼冢公司受宠若惊,当时没有网络,他们并不知道这位不速之客的来历,因而把奈特当成了一名土豪。而奈特在日本人面前也表现得非常职业,他把自己的大学论文拿出来,列出一大堆数据和图表,还骗人家说自己在美国有多家办事处,日本人就这么被忽悠了。当他们问奈特属于哪家美国公司时,对方随口说了一句:蓝带体育公司。蓝带是奈特过去跑步时赢得的纪念物。

1964年,奈特与大学时代的田径教练比尔·鲍尔曼一起,各自出资500美元成立蓝带体育公司,成为鬼冢虎跑鞋的美国代理商。

其实,代理商这个名字可能还有点抬举他了,严格意义上,蓝带公司更像是一家皮包公司,因为菲尔·奈特连一间办公室也没有,他只能在自家的地下室或者轿车里办公,平时自己开车前往各个田径场,与运动员与教练聊天,还满大街地贴传单,好在鬼冢鞋的性价比确实很高,蓝带公司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。

耐克传奇:一家皮包公司是如何成长为伟大品牌的

在创业初期,菲尔·奈特的正式职业其实是一名会计师,他白天在普华永道干着朝九晚五的工作,晚上就走街窜巷推销鞋子。1969年,菲尔·奈特还成了波特兰州立大学的会计学教授。

菲尔·奈特完全可以过一种稳定、体面、而受人尊敬的生活。但是对于这名天生的创业家,他是绝不会安于一辈子给人打工的,他也不想只做一名代理商,他需要属于自己的品牌。

2/6 耐克诞生

对于奈特这位野心勃勃的创业家,单纯做个代理商是无法满足他的。成为代理商的好处显而易见,无非是能够赚快钱。然而代价也是巨大的,就是你得从此看别人的脸色吃饭。

所以,即便是代理商时期,蓝带公司的工作也不限于销售鞋子。他们会对鬼冢鞋进行各种改进,再把相关专利提供给鬼冢公司。请注意,是免费送给人家,不拿对方一分钱好处。但鬼冢公司依旧不信任蓝带公司,还在暗自寻找别的买家,他们嫌蓝带公司的规模太小,经常面临资金短缺,无法消化他们的大额订单,时刻考虑着要换掉它。

而在蓝带公司这一边呢?他们同样对鬼冢公司心存不满,鬼冢送来的货连出纰漏,要么数量有误,要么尺寸不对,要么就型号错了。这让蓝带公司一再地陷入被动局面。

从鬼冢公司的角度考量,蓝带既是他的合作伙伴,也是潜在的竞争对手。鬼冢公司的人明白,随着蓝带公司越做越大,势必会削弱自己在商业谈判中的话语权,最好的办法就是收购蓝带公司。于是在1971年,鬼冢公司向奈特提出,要收购蓝带51%的股权,若对方不答应,双方就停止合作。

显然,菲尔·奈特不可能答应这样的提议。两家正式分道扬镳,伟大的耐克就此诞生。

奈特先是请公司的一位女员工设计了LOGO,这就是今天耐克那个经典的对勾符号。之后大伙开始脑洞大开,为新成立的公司想名称。很快就有一堆方案出炉,但没有一个令大家满意。最后,一个叫做约翰逊的员工梦见了古希腊的胜利女神,他决定将其作为公司的名称——NIKE。

耐克传奇:一家皮包公司是如何成长为伟大品牌的

古希腊胜利女神雕像

耐克公司就这样横空出世,从此以后,这家公司就与传奇紧密相连。

公司成立后,奈特急需一款属于自己公司的产品,而他的合伙人鲍尔曼对此功不可没。鲍尔曼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田径教练,还是一个运动鞋发烧友,平时没事就喜欢自己做鞋子。有一次,他从妻子的饼干机那里获得灵感,按照华夫饼的网格做出了一块橡胶鞋底,这款鞋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华夫运动鞋。

耐克传奇:一家皮包公司是如何成长为伟大品牌的

比尔·鲍尔曼

华夫运动鞋一经推出,就成了当年的爆款产品,此时耐克成立的时间不到一年,就已经为自己赢得了不错的口碑。五年之后,耐克又推出了一件“大杀器”,那就是气垫鞋。据说,气垫鞋是一位名叫鲁迪的航天工程师所发明的,对于当时的奈特而言,这简直是“从22世纪运送过来的”。

用今天的话说,耐克的气垫鞋定义了整个行业,因为在当时,没有人想过鞋底还能被注入空气!当奈特亲自穿着这双鞋出去跑一圈时,他相信,耐克将开启一个新纪元。

如今,气垫鞋已经成了很多运动鞋的标配。而当1979年气垫鞋刚问世的时候,它带给消费者的震撼和愉悦却无人能及,耐克也凭借这款产品,从此和阿迪达斯这样的运动鞋霸主分庭抗礼。

3/6 Just do it

有了自己的重磅产品,耐克得以在业界挺直腰板。从上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这短短十几年间,耐克鞋在美国市场攻城略地,成了不少奥运选手的最爱。当然,这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比尔·鲍尔曼,作为奥运美国田径队的总教练,鲍尔曼曾带出过30多位奥运选手和12位美国记录保持者。有他为耐克背书,耐克鞋几乎不用自我推销,就征服了美国的田径界。

耐克传奇:一家皮包公司是如何成长为伟大品牌的

奈特(左)与鲍尔曼(右)

但此时的耐克,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品牌,它似乎主要面向运动人群,尤其是职业运动员。1977年,耐克推了一句广告语,叫做There is no finish line. 翻成中文就是:没有终点。尽管听上去很不错,立意也很高,但总让人想起田径比赛,仿佛耐克是专门为运动员打造的品牌。

1988年,耐克决定为公司设计新的广告语,他们希望广告语既要有新意,又能振奋人心。但能想的全都想过了,他们向一位名叫丹·威登的男人求助。

丹·威登此前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广告公司任职,这家公司除了一台打字机和一部公用电话啥也没有。面对耐克这样刁钻的客户,丹·威登很是头疼,为了构思广告语,他彻夜难眠。就在此时,他想起了一个杀人犯。

这个杀人犯名叫加里·吉尔摩,偷窃抢劫无恶不作,在杀死一名加油站员工和一位旅馆接待员之后,吉尔摩认罪伏法。当法院判处其死刑时,吉尔摩非但没有上诉,还写了封公开信告诉母亲,他这是罪有应得。

一个杀人犯之所以成为名人,只因为他是美国10年来第一个被执行死刑的人。临刑前,吉尔摩留下了一句遗言:Let' s do it ,就是这句简单随意的话,在威登的心头划过了一道亮光。

威登仅仅把前面的单词改了,于是,Let' s do it 就成了今天全世界最脍炙人口的广告词:“Just do it”。

耐克传奇:一家皮包公司是如何成长为伟大品牌的

菲尔·奈特起初觉得这条广告语很烂,因为它似乎太简单了些,而且还出自杀人犯之口!但在威登的坚持之下,奈特妥协了。也许没有人想到,这句简单的广告语会让耐克一飞冲天,并取得空前的知名度。

“just do it ”,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“放手去做”。自推出以来,它一直被沿用。直到今天,我们依然能在耐克的电视广告里见到它。

为什么说这句广告语是神来之笔?它只有三个单词,没有主语,没有实指,更像是一个命令。不管怎样,放手去做吧!它已经超越了竞技体育的范畴,成为了一种信仰和态度,“just do it ”,就是号召所有不满足现状的人立即行动,引发了无数年轻人的共鸣。

从语言的角度说,“just do it”铿锵有力,超然洒脱、朗朗上口,对于耐克而言,它已经不再是品牌符号,而是激发人们内心冲动,打破一切陈规陋习的集结号。

耐克的这句广告语恰好印证了陆游的诗: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然得之。

4/6 乔丹与耐克

1980年,耐克公司正式上市,随着资金日渐充裕,耐克开始了大规模的广告攻势。1982年,耐克在纽约马拉松赛上播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电视广告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,成为了刷屏广告的专业户。

然而,耐克广告之所以一再刷屏,除了出色的创意以外,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:他经常不计代价地请明星代言。

如果“just do it”是耐克的神来之笔,那么同篮球巨星迈克尔·乔丹的签约,则堪称耐克与明星的天作之合。

耐克传奇:一家皮包公司是如何成长为伟大品牌的


推荐阅读:旗龙网

(正文已结束)

热点图片 更多>>
护肤自白,来自一个干皮爱长闭口不长痘的大龄青年,满满的干货 护肤自白,来自一个干皮
用过这么多的清洁面膜,居然被这9款圈粉了 用过这么多的清洁面膜,
进阶之路 | 20问海尔COSMPlat:工业互联网的「顽石困境」要如何破解? 进阶之路 | 20问海
在西方,慈善只是一门富人的生意 在西方,慈善只是一门富
新闻头条
精彩专题 更多>>
爱喝奶茶?中国人都快把奶精生产商喝上市了 1爱喝奶茶?中国人都快把奶
点击排行 更多>>